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体育教学部
 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新闻 | 教学科研 | 体质健康测试 | 党建工作 | 体育竞赛 | 社团建设 | 学院特色活动 | 场馆管理中心 | 下载专区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教学研究>>正文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2011-08-17 10:58  

英文名称:PE Teaching Plan

课程编码:04022001

总学时:128      实验学时:        学分:4

适用对象:全校本科学生

选修课程:无

大纲主撰人:胡红霞                                 大纲审核人:贺权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体育课程是我校教学计划内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过程和体育锻炼过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树立终身体育观;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拼搏竞争的进取精神,使之成为身心健康、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目的。

基本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掌握二、三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身体锻炼方法,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形成对健康的自我监督和评价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3.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形成顽强进取、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思想品质,把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作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

体育课程的设置是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之高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建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团队协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形成特色。

 

三、课程设置及类型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本科开设二年体育,总学时128学时,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专长进行选项,编班上课,按30-40人编制标准班。根据我校体育教学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兼顾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

《大学体育》课程类型分为规定课程、课外培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价三部分。

1.规定课程

包括:专项选修课程、体育理论课程、体育保健课程、通识课程

1-1 专项选修课程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专长,分别在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分别在规定的体育项目中选项学习一年。现我校开设的项目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瑜伽等专项课程。原则上学生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必须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学习,针对部分专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经专任教师同意,可参加原项目的提高班继续学习。

1-2 体育理论课程

对学生加强体育运动实践的同时,也要强调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学习掌握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和裁判知识,提高专项运动理论水平。

1-3 体育保健课程

针对部分身体异常、病、伤、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经医院证明,院(系)、教务处同意,体育部门核准,可参加体育保健课程学习。

1-4 通识课程

为提高大学生体育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体育爱好、体育能力和习惯,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条件,同时课程开设了跆拳道、体育舞蹈、定向越野、体育科学锻炼、各项运动规则与裁判法等通识课程。

1-5 游泳课程

游泳是人类凭借自身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游动的一项有意识的技能活动,它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一项能力。作为水利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学生必须掌握游泳的运动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环境的适应力。

2、课外培养

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辅导、业余训练课程、体育协会和俱乐部活动、体育特色能力培养与评价等。

2-1课外体育锻炼辅导

全校学生课外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对他们体育锻炼进行专门性指导活动。

2-2 运动训练课程

为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对专项运动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其专项运动水平,为学校体育运动队储备体育运动人才,是体育课的延续和发展。运动训练课程是利用课外锻炼时间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田径、定向越野等训练课程。

2-3 体育协会与俱乐部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通过体育协会和俱乐部活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组织能力和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促进素质提高。

2-4 体育特色能力的培养与评价

注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特色教育与评价,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基本能力的提高,形成学校运动特色,要求学生学业结束前必须具备以下四项运动项目中的任一项能力:1、游泳:男生50、女生25(不限泳姿和时间);2、熟练掌握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3、熟练掌握《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四级或难度同等的动作;4、男生1500跑达到620秒,女生1000跑达到520秒的水平。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价

根据教育部、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在校大学生每年进行测试,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评优推先、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基本条件之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

学时数

百分比

备注

专项必修课程

体育理论课程

8

6.3%

 

专项选修课程

(体育保健课程)

100

78.1%

 

游泳课程

16

12.5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4

3.1%

 

合计

128

100%

 

通识课程

通识任选课程

30

100%

每学期

运动训练课程

64

100%

每学期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欧阳斌、代海、杜建国、戴德翔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年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参考书: 《体育教程》 胡红霞主编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9

 

六、课程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

1、课程考核要求

1-1 体育课程是必修课程,学生必须按学校教学计划,完成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成绩不及格,做结业处理。

1-2 体育课程考试内容与评分标准,均有军事体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时间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安排,随堂进行。

1-3 教师应严肃、认真对待考试,严格执行评分标准,体育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分,由专项技能考试、课堂出勤与表现、课外体育锻炼三个方面组成。

1-4 体育课缓考的学生必须提交申请,经校医院出具医疗证明(因伤、病缓考学生),由院(系)、教务处批准,报军事体育部方可缓考。

1-5 学生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程,不得无故缺席、迟到和早退。三次迟到为一次旷课,三次旷课或早退体育成绩为不及格。

1-6体育特色能力的培养必须合格,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通过四项考核中的一项,达不到标准视同体育成绩不及格。学校每年固定安排时间进行测试,学生应积极参加练习和测试。

1-7《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学年测试一次,测试时间为每年11-12月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及格,该学期体育课程成绩为不及格。

1-8学生因伤、病、事假等,体育课程时数累计1/3(含1/3)以上者,该学期体育课程成绩为不及格,必须进行重修。

1-9学生因伤病等原因不能参加正常的体育课程学习,需由学校医院开具证明,经军事体育部同意,参加体育保健课程的学习,其成绩计为及格。

2、课程评分方法:

评分方法

百分比

备注

体育成绩评定内容

专项技能

50%

 

课堂表现

30%

 

课外体育活动

20%

 

合计

100%

 

 

 

七、教与学的建议

1、体育教学必须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制定授课计划,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结合学生的实践情况,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严格要求,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加强课外体育辅导,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坚持业余训练,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体育课程教学和运动训练水平。

关闭窗口

南昌工程学院 体育教学部